通知公告
行業資訊
以下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講講關于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核算要求要點,高企研發費用核算要求等內容,詳情如下,需要咨詢申報的企業單位可以免費咨詢小編為您解答!
免費指導熱線:15855199550(可加v),19855109130(可加v)
臥濤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代賬、財稅規劃、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等輔導規劃。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核算要求要點
一、區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分別進行核算
企業內部研究和開發無形資產,其在研究階段的支出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無形資產的成本,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當期損益。
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當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此處所說的當期損益,都是指記入“管理費用”科目,在《利潤表》列示在“研發費用”項目。
二、內部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的成本
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內部研發支出所形成的無形資產成本=開發時所耗費的材料、勞務成本、注冊費+開發過程中所使用的其他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專用設備的折舊額+可以資本化的利息支出
【注意】只有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時點至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才能計入無形資產成本,在該研發項目達到資本化條件之前已經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的支出不能再在研發成功時調整計入無形資產成本。
三、具體核算思路
企業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在發生時應先通過“研發支出”科目進行歸集。
其中,應費用化的部分計入“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應資本化的部分計入“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
期末,應將“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的金額轉入“管理費用”科目;
研發支出達到預定用途時,應將“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的金額轉入“無形資產”。
案例分享:
【舉例】某高新技術企業2021年1月開始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有關業務資料如下:研究階段發生職工薪酬30萬元、計提專用設備折舊40萬元;進入開發階段后,相關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前發生的職工薪酬30萬元、計提專用設備折舊30萬元;符合資本化條件后發生職工薪酬100萬元,計提專用設備折舊200萬元。
2021年10月達到預定用途交付管理部門使用。該項無形資產受益期限為10年,采用直線法攤銷,不考慮凈殘值。
【答案】
(1)發生研發支出。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130(30+40+30+30)
—資本化支出300(100+200)
貸:應付職工薪酬160(30+30+100)
累計折舊270(40+30+200)
(2)期(月)末,應將該科目歸集的費用化支出金額轉入“管理費用”科目。
借:管理費用130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130
【提示】“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余額在《資產負債表》應列示為“開發支出”
項目。
(3)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300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300
(4)2021年無形資產攤銷。
300/10×(3/12)=7.5(萬元)。
借:管理費用7.5
貸:累計攤銷7.5
(5)該公司2021年《資產負債表》“無形資產”項目列報金額=300-7.5=292.5 (萬元)。2021年《利潤表》“研發費用”項目列報金額=130+7.5=137.5(萬元)。
四、會計核算明細科目如何與高新資格申報與復審匹配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相關規定,高新技術企業應按照“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設置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用研究開發費用輔助核算賬目,提供相關憑證及明細表,并按《工作指引》要求進行核算。
同時,結合《創新能力評價》中的要求,建議“研發費用”明細科目設置如下:研發費用—費用化支出/資本化支出—境內/境外—內部研究開發費用/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明細開發費用科目—RD01、02
其中,“內部研究開發費用”下一級明細科目設置為:
(1)人員人工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
(3)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
(4)無形資產攤銷費用
(5)設計費用
(6)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
(7)其他費用
具體的核算要求:
(1)人員人工費用。
包括企業科技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科技人員的勞務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
指企業為實施研究開發活動而實際發生的相關支出。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制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用于研究開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檢測、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于研發活動的固定資產租賃費。
(3)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
折舊費用是指用于研究開發活動的儀器、設備和在用建筑物的折舊費。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研發設施的改建、改裝、裝修和修理過程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
(4)無形資產攤銷費用
指用于研究開發活動的軟件、知識產權、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許可證、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
(5)設計費用
指為新產品和新工藝進行構思、開發和制造,進行工序、技術規范、規程制定、操作特性方面的設計等發生的費用。
包括為獲得創新性、創意性、突破性產品進行的創意設計活動發生的相關費用。
(6)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
指工裝準備過程中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包括研制特殊、專用的生產機器,改變生產和質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標準等活動所發生的費用。為大規模批量化和商業化生產所進行的常規性工裝準備和工業工程發生的費用不能計入歸集范圍。試驗費用包括新藥研制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田間試驗費等。
(7)其他費用。
指上述費用之外與研究開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包括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論證、評審、鑒定、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會議費、差旅費、通訊費等。
此項費用一般不得超過研究開發總費用的20%,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會計核算明細科目如何與研發費加計扣除匹配
目前企業所得稅研發費加計扣除的基數,主要是以《關于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0號)相關規定為準。對標稅法研發費加計扣除規定與“高新認定”相關要求,90%是相同或者相近的,但也有一些差異。這是因為: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口徑的研發費用,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判斷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科技實力是否達到高新技術企業標準,因此對人員費用、其他費用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口徑的研發費用,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細化哪些研發費用可以享受加計扣除政策,引導企業加大核心研發投入,因此政策口徑更小一些。可加計范圍針對企業核心研發投入,主要包括研發直接投入和相關性較高的費用,對其他費用有一定的比例限制。
應關注的是,允許扣除的研發費用范圍采取的是正列舉方式,即政策規定中沒有列舉的加計扣除項目,不可以享受加計扣除優惠。
1、人員人工費用。
指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研究人員是指主要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
技術人員是指具有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中一個或一個以上領域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參與研發工作的人員;
輔助人員是指參與研究開發活動的技工。
外聘研發人員是指與本企業或勞務派遣企業簽訂勞務用工協議(合同)和臨時聘用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
接受勞務派遣的企業按照協議(合同)約定支付給勞務派遣企業,且由勞務派遣企業實際支付給外聘研發人員的工資薪金等費用,屬于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比“高新認定”更具體)
工資薪金包括按規定可以在稅前扣除的對研發人員股權激勵的支出。(比“高新認定”更具體)
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外聘研發人員同時從事非研發活動的,企業應對其人員活動情況做必要記錄,并將其實際發生的相關費用按實際工時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防止出現稅收漏洞)
2、直接投入費用。
指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制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租賃費。
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同時用于非研發活動的,企業應對其儀器設備使用情況做必要記錄,并將其實際發生的租賃費按實際工時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防止出現稅收漏洞)
企業研發活動直接形成產品或作為組成部分形成的產品對外銷售的,研發費用中對應的材料費用不得加計扣除。(防止出現稅收漏洞)
產品銷售與對應的材料費用發生在不同納稅年度且材料費用已計入研發費用的,可在銷售當年以對應的材料費用發生額直接沖減當年的研發費用,不足沖減的,結轉以后年度繼續沖減。
3、折舊費用(稅法只有“折舊”,高新認定有“長期待攤費用”)
指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
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同時用于非研發活動的,企業應對其儀器設備使用情況做必要記錄,并將其實際發生的折舊費按實際工時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防止出現稅收漏洞)